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ob电竞●今年1—10月,四川快遞業務量在全國省份中居第十一位,成都市快遞業務量在全國城市中居第十二位
●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率達75%,備案末端網點增至3.9萬個ob电竞,以縣級處理中心、鄉鎮接轉場所、村綜合服務站為重點的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截至10月底,通過實施“川貨寄遞”工程,全省共培育“一縣一品”寄遞項目628個,預計今年帶動的產品銷售額超1000億元
12月12日,隨著一條電熱毯在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成都智能產業園被分揀裝車,成都市今年快遞業務量正式突破20億件大關。這是成都市首次達成全年20億件快遞量目標。
在此之前,12月5日,全國首次年破1200億件的快遞正式運抵成都﹔11月20日,四川快遞業務量實現十億級突破——全省快遞業務量件數首次跨越30億件大關。
一個月內,四川快遞業接連迎來重要節點。這背后意味著什麼?有哪些變化值得關注?
“從規模來看,是一個新的裡程碑。”省快遞協會秘書長王瀟表示,目前的業務量規模,體現四川省快遞行業正處於向成熟發展期過渡的階段。四川快遞業近年來呈穩健增長態勢,業務規模和增速持續高於全國水平ob电竞,能達到這個總數,並不意外。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月至10月,四川省快遞業務量在全國省份中居第十一位,與西部其他省份相比遙遙領先﹔成都市快遞業務量在全國城市中居第十二位,在中西部地區城市中居首位。
排名前十的省份和城市,大多來自東部沿海地區。這直接反映了我國快遞業務量的地區對比:東、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5.5%和8.0%,東部佔比是西部的近10倍。
“四川省的快遞業務量和東部沿海省份暫時還沒有可比性。”王瀟表示,從總部經濟方面來看,廣東、浙江等省份是國內快遞企業總部的布局地,具有發展的先天優勢。此外在經濟水平和產業分布方面,這些地區也有明顯優勢。
四川省和成都市快遞業務量上一次到達新的十億級節點,還要分別追溯到2020年和2018年。這次迎來同期“撞線”,四川快遞業有哪些變化值得關注?
業內專家提出關鍵幾點:運行能力進一步增強、配送效率更加快捷、客戶體驗進一步提升。
先看運送方式。7月12日,成都整列“高鐵快運”動車組成功首發——滿載貨物從成都雙流西站開往昆明,貨物可實現“次日達”。聚焦高鐵運輸800公裡至1500公裡最優距離,成都始發的高鐵快遞服務城市已達5個。
除了鐵路網絡上新,成都航空貨運基地版圖正在擴充。順豐西部航空貨運樞紐項目今年已開工建設,建成后,預計年貨運吞吐量將達30萬噸。敦豪正在將成都口岸擴建升級為西南區域轉運中心,預計明年投產,未來企業還計劃將以成都為核心節點的航空運力提升3倍。公路、鐵路、航空等運輸通道的進一步完善,加速川貨出川。
寄遞模式創新和科技助力為快遞提速。今年“雙11”,企業將倉庫前置到快遞分撥中心、快遞小哥入駐企業工廠等寄遞模式愈發常見,這些方式進一步壓縮快件所經路程,而各分撥中心在分揀設備中的技術升級更讓“分鐘級”收貨成為現實。
各大快遞品牌正在四川加速布局。順豐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去年建成投用,進一步提升雙流國際機場的貨運周轉量﹔簡陽中通快遞西南總部項目加快建設ob电竞,預計明年6月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簡陽韻達西南成都電商總部基地正加快建設……截至目前,多家快遞企業在四川設立或升級改造四川省域或西南區域轉運中心,四川在西部地區快遞樞紐地位越發凸顯。
“全省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2個省級分撥中心,且都具備自動分揀能力,日最大處理能力超4500萬件。”四川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對於南充市蓬安縣楊家鎮雙流村村民陳路芬來說,是個豐收年,因為自家3畝農田收獲的近9000斤紅薯,全都賣出去了。
這主要得益於全省郵政快遞業服務經濟發展的特色工程——“川貨寄遞”工程。在過去,偏遠山村中的農戶總是苦於農產品賣不出和寄不出。而現在,銷售和寄遞環節已打通,較為普遍的形式是,更多快遞小哥開始走到田間地頭搭起直播間叫賣,並挨家挨戶收貨,打包后直接發車。
除了快遞企業上門,村民自主寄出農產品也不再困難。統計顯示,目前我省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率已達75%,備案末端網點增至3.9萬個,以縣級處理中心、鄉鎮接轉場所、村綜合服務站為重點的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截至10月底,通過實施“川貨寄遞”工程ob电竞ob电竞,全省共培育“一縣一品”寄遞項目628個,實現全省176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此外,已完成“一縣一品”入庫項目寄遞6.4億件,比去年增加1.7億件,在今年快遞業務量總數中佔比超20%。
“‘川貨寄遞’工程預計今年帶動的產品銷售額超1000億元。”四川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俊伶)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